远教电教

您的位置: 首页 > 远教电教 > 毛集实验区梁庵村 依托远教搭平台 开创致富新路子

毛集实验区梁庵村 依托远教搭平台 开创致富新路子

发布时间:2015-11-26   浏览量:    来源:

毛集镇梁庵村位于毛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总面积7500亩,人口3459人,其中贫困户有138309人。

去年以来,梁庵村党总支立足本村实际,把远程教育与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实践,在一片稻茬遍地的土地上搭建起150亩高标准连栋蔬菜大棚,取得良好效益,不仅使蔬菜产业化发展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使远教平台为扶贫开发工作增添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一、远教推动,谋划发展之路

   梁庵村党总支紧紧围绕“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目标要求,从远教规范化管理入手,坚持“三到位“,努力把远教打造成夯实基层基础、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

1、坚持“管到位”。明确村党总支书记为远教站点第一责任人,选配政治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的宣传委员为站点管理员。制定出台了《梁庵村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制度》、《远程教育学习制度》等系列制度,对站点的教学设备、教学活动等提出明确要求,确保远教工作顺利运行。

2、坚持“学到位”。制定每月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远教学习,其中党员干部要带头参学,每月集体学习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同时,采取集中收看和个别学习、课堂教学和实地观摩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远程教育教学质量。

3、坚持“用到位”。注重学用成果的转化,将学习远教节目与发展农村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尤其去年,在梁庵村成为全市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后,梁庵村党总支为摘掉“贫困村”帽子,主动把寻找致富路子作为第一要务。组织党员干部先后通过远程教育大量学习了中央和省市有关扶贫政策、现代农业发展政策。在远教学习活动中,村党总支和部分党员群众充分认识到只有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经济作物,才能增加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认识到蔬菜产业作为现代农业产业中新型产业,具有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特点。在经过实地考察后,村党总支提出了“建立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依靠特色蔬菜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

二、项目促动,开启创业之路

作为多年来一直以水稻、小麦为传统种植的梁庵村,当时既没有发展蔬菜产业的土地和资金,也没有发展蔬菜产业的技术和经验,如何落实发展思路?首先得有项目的支撑。为降低前期投资风险,村党总支动员党员干部示范带头、自筹资金,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村党总支主动加强与驻村帮扶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在帮扶单位的指导下,根据我市重点支持上规模、上档次的“菜篮子”工程建设项目的相关要求,按照“三年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确定了以种植反季节无公害的蔬菜品种为主,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的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并充分做好申报部分基金的可行性报告和项目专家的实地评审,争取到85万元项目资金的扶持。同时积极动员引导村民,在自愿的基础上流转了150亩土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高质量的钢架实行统一规格建棚,配套了微滴灌等先进的生产设施。20154月,150亩土地上78栋钢架连栋蔬菜大棚建设完成。同时,在远程教育指导下,合作社抢抓时节,选取了品质好、收益高的“上海8424”西瓜品种进行基地的第一茬育苗、种植。20156月,150亩的大棚西瓜全部上市,亩产达到7000斤,亩均效益4000元左右。

三、示范带动,共建致富之路

蔬菜大棚的生产经营对梁庵村民来说还是个新生事物。为此,合作社从山东寿光高薪聘请了蔬菜技术专家,将15亩的蔬菜大棚交给其引领示范,对党员干部和村民面对面讲授、手把手指导。为引导贫困户参与蔬菜产业发展,村党总支提出了“以帮扶贫困户为重点,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方式,免费给村民提供蔬菜大棚设施,统一标准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的运行模式,得到了村民们的积极响应,纷纷要求参与蔬菜大棚经营。目前,在基地打工的贫困户或村民,人均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参与种植经营的贫困户,如按每户平均种植2亩计算,年均净收益可达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