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综合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综合 > 关于印发淮南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关于印发淮南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08-10-22   浏览量:    来源:

关于印发淮南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2020年远景展望的通知

淮府〔200645

凤台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企事业单位:

  《淮南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已经市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00六年六月十三日

淮南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2020年远景展望

  一、前言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和《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制定本纲要。

  (一)十五期间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

  十五期间,我市高度关注和重视科技工作,把科技进步作为淮南奋力崛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结合三大基地建设和六大产业发展目标,浓墨重彩地做好全市大科技文章。我市继跻身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市,并两次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后,十五期间再度两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6个县(区)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凤台县、田家庵区、毛集综合发展实验区多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毛集实验区还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科研与技术开发成果显著。十五期间,全市共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6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奖38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3项;市科技进步奖83项。十五期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32%31%,专利申请的质量和专利转化的成果有了大幅度提高。

  高新技术发展迅速。十五期间,全市在册高新技术企业19家,高新技术产品22项,科技先导型企业15家。重点研发了淮南煤矿瓦斯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光纤光缆设备及其光纤连接器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11项。2005年我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收入15亿元,比九五末增长了近5倍。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建立。十五期间,国家级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淮南甘蓝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凤台县水稻原种场技术创新中心和省级安徽煤炭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淮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作用日益显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自己的研究生工作站和综合实验室日渐增多。省“861”行动计划中的淮南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规模。

  科技园区形成强势。十五期间,我市建成不同层次的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31个,其中国家级农业标准示范区1个,省级3个。全市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7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9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7个产品获省级名牌产品称号。

  科技项目重点突出。十五期间,我市争取到国家级:攻关计划项目1个,创新基金项目4个,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个;国家(省)级:重点新产品项目5个,火炬计划项目8个,星火计划项目16个。瓦斯治理项目成为省部会商的重要议题,位列安徽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的首项。

  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十五期间,我市构建了全省一流的基层科技信息化网络体系。为政府提供决策信息的评价系统、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的情报系统和为市民提供生活信息的咨询系统等日趋完善。洛河发电厂、国投新集、淮化集团等11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使用了CAD/CAM技术。

  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壮大。十五期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达67家。由17家民营科技企业组成的“1358”舰队,科技开发能力不断增强,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将逐步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005年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技工贸收入15亿元。

  科技投入增效明显。十五期间,市科技三项经费实现投入2747万元,执行科技计划项目165个,带动社会投入3.87亿元,新增销售收入12.75亿元,新增利税2.14亿元,争取省、部政策扶持资金近200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当前我市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增长没有真正实现依靠科技进步的推动;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科技需求不旺、科技投入不多、科技资源缺乏有效集成;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不强;科技创新体系和平台建设不能满足自主创新的需要等5个方面。

  (三)制定和实施十一五纲要的有利条件和依据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规划展望》为我市科技事业的发展指定了重点方向,《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我们明确了任务。全面实施省“861”、市“3671”行动计划,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着力点。三大基地六大产业建设步伐的加快,支柱产业带动作用的增强,接续产业的加速培育,资源综合利用的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需求和市场。全社会科技热潮的再次掀起,创新型淮南目标的确立,创新推动科教兴市战略的深入推进,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压力和动力。以循环型工业体系为核心的八大产业体系建设,带动循环农业、绿色消费服务业和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舞台和空间。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结合点和切入点。经济加速增长、工业化加速推进、科技发展能量积聚,为我市十一五科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二、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和《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我市确定的重点发展战略,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围绕集聚和发挥我市优势和潜力;坚定不移地执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坚持不懈地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坚强有力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科技创新行动;努力建设创新型淮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结合我市实际,针对我市特点,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的指导原则是:激励创新、提升能力、突破重点、集聚优势。激励创新,就是为建设创新型淮南,全社会要着力提高创新意识,营造创新环境,提供创新条件,培育创新主体,鼓励创新人才,形成创新氛围。提升能力,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通过产学研结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升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优势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优势产业辐射带动力,增强企业综合实力。突破重点,就是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产业、企业和产品,集中力量,加大科技扶持,形成一批在省内外、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集聚优势,就是着眼长远,从优化产品种类、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出发,培育和打造特色鲜明、效益显著、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的新兴产业和产品集群。

  (二)奋斗目标
  
  到2020年,我市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形成具有淮南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步伐明显加快;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取得明显效果;科学技术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致富中的作用明显增强;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提高。培养和凝聚一批科研团队、科技中介和科技人才队伍,在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煤矿深井开采技术、煤矿瓦斯治理及综合利用、矿井乏风瓦斯发电利用技术、特种煤化工技术、高灰熔点煤直接气化、煤炭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力量,科技综合实力与公众科学素养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较十五末下降20%,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0%,其中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比重达到7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为建设创新型淮南夯实基础。

  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全社会科研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

  (三)总体部署

  为了保证奋斗目标的落实,我市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是:着力实施立足市情、把握关键、满足需求、支撑发展的八个科技创新行动。从三个层面上推进创新淮南的建设。一是突出科技创新的切入点和结合点,通过重点产品创新行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行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行动农业科技致富行动信息化带动行动和谐社会科技行动促进调整、优化我市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促进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二是突出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通过招才引智行动确立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思想,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我市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三是突出创新体系建设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创新体系和平台建设行动,明确深入科技体制改革,加速创新体系建设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加速我市创新体系建设,为科技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三、主要任务

  (一)重点产品创新行动

  以占领市场竞争制高点为目的,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为手段,大力研制和开发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接续产品和替代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1.矿业

  发展思路:紧紧依靠科技创新,研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多门类、多品种、多层次的矿业产品,开拓新的市场份额,解决富煤贫用问题。

  重点领域:

  (1)洁净煤。大力提高洁净煤所占比例,逐步实现100%洗选。

  (2)型煤。发展民用和工业型煤,根据不同用户对煤质的特殊要求,生产专用煤、复合煤和各种配煤。

  (3)水煤浆、高灰煤泥制浆、高效廉价添加剂产品。争取启动水煤浆大项目,实现水煤浆向周边城市及长三角区域的直接供应。

  (4)煤层气及瓦斯开采、利用。低浓度瓦斯(包括风排瓦斯)的采集、提纯与利用;煤矿瓦斯热电冷联产。

  (5)煤矸石。煤矸石制作建筑材料,煤矸石深加工制作化工辅助材料。

  2.火力发电

  发展思路:在保证安全、高效、清洁发电的基础上,主要抓好火力发电的副产品利用与加工。

  重点领域:

  (1)煤矸石发电。

  (2)粉煤灰(包括炉底渣)的综合利用;发电厂温流水的利用。

  (3)电厂节能高压变频装置。
 
  3.煤基化工和精细化工

  发展思路:真正实现煤电化一体化,突出发展煤基化工和精细化工产品,使之成为我市经济持续增长的依托工业,建成我国重要的现代化
煤化工基地。

  重点领域:

  (1)引进、消化国外先进焦油化工装置,大力开发焦油化工产品,形成焦油化工工业产品链。

  (2)以煤制甲醇和碳一化工结合,形成碳一化工与替代燃料有机化工产品链。

  (3)以煤制甲醇再转化为烯径,形成甲醇制烯烃产品链。

  (4)煤液化转化为成品油,形成煤制合成油品产品链。
 
  (5)洁净煤气化技术改造合成氨生产,形成煤?D?D合成氨?D?D化肥、硝酸、纯碱等无机化工产品链。

  (6)打造以树脂锚固剂、添加剂、玻璃钢锚杆、筋材等主要产品为支撑的中国锚固之乡,形成化工新材料产品链。

  (7)依托高新技术形成多品种、多规格工程胶管与橡胶制造产品链。
 
  4.医药产品

  发展思路: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新品种,药品生产由普通制剂向新型给药系统转移。降低药品生产成本,提高药品的市场竞争力。

  重点领域:

  (1)血液制品、生物工程药物、中成药、化学合成药等新品种的研制。

  (2)研制现有品种的新剂型,开发缓控释产品、靶向制剂、生物技术药品制剂。

  (3)打造优势医药产品品牌,用高新技术实现传统药品的老药新做
 
  (4)药用辅料产品的新型化、系列化、高品质化、规模化。

  5.电子及通信产品

  发展思路:依托中电集团八所走军民结合联合发展的路子,建设国内一流的特种缆生产基地。围绕煤矿安全生产需求,建设矿用电子产品基地。
 
  重点领域:

  (1)矿用电子产品:矿用安全生产信息平台、智能开关、LED矿灯、智能调速系统、网络监控系统等。

  (2)光缆材料:光纤涂料、耐高温光纤膏、光纤松管材料、阻水材料、FRP(纤维增强塑料)。

  (3)光缆:接入网用光缆、海底光缆、矿用阻燃光缆、油田测井光缆、电力用ADSSOPGW光缆等各种特殊光缆。

  (4)以光纤传感器、光纤传输组件为代表的光纤相关产品。

  (5)各类传感器。

  6.矿用设备及机械产品

  发展思路:矿用设备面向现代化煤、电、化产业需要发展,机械产品向精、专、优方向转移。以龙头产品带动龙头产业,以集团带动大规模生产。

  重点领域:

  (1)煤矿机械:中、重型悬臂式掘进机,金属液压支柱,大功率、大运量、大倾角、长距离的带式输送机,重型、超重型刮板机、转载机等矿用机械。

  (2)数字化、智能化包装印刷机械。

  (3)化工压力容器。

  (4)豆制品加工设备。

  (5)节约型环保设备,玻璃、水泥等新型建材机械产品。

  7.纺织及汽车内饰件产品

  发展思路:以纺织产品的节能降耗、提升品质档次和增加花色品种为突破口,以提升装备水平为条件,建设国内一流的高、中、低档化纤配货中心。围绕安徽汽车大省建设,发展高技术含量的汽车内饰-产品。

  重点领域:

  (1)汽车安全气囊用布、车用地毯、汽车装饰绒等汽车内饰件配套产品。

  (2)高档化纤地毯,精毛纺系列产品。

  (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行动

  以增强企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后劲为目的,以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为手段,促进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1.煤炭

  发展思路:重点研究煤炭、煤层气清洁高效开采技术,原煤自动化洗选和深加工技术,煤矿安全生产、防护与急救技术,矿山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

  重点领域:

  (1)煤矿瓦斯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2)煤矿深井建设技术研究,煤地下气化开采技术研究,高瓦斯、高地温、高地压复杂条件下的快速掘进和高效清洁采煤技术研究。

  (3)加大对先进采煤、选煤、防护和急救技术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电力

  发展思路:以高效低成本发电,输配电、电网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等共性技术研究为突破口,解决火力发电的高效、安全和环保问题。

重点领域:

  (1)燃煤电厂污染物控制与利用技术研究,安全优质低成本发电、输电、配电技术与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大容量、远距离、高效率、特色高压输配电技术和智能化供用电管理信息技术。
?
  3.煤化工

  发展思路:采用高新技术及装备,研究高灰熔点煤气化、液化及多联产技术,支撑煤化工产业的发展。

  重点领域:

  (1)先进焦油化工装置和焦油化工产品的新工艺、新装备研究开发。以此为基础的精细化工、橡塑化工、医药化工、日用化工的技术创新。

  (2)高灰熔点煤直接气化技术研究,新型气化炉装置和工艺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3)煤制甲醇转化烯烃技术。

  (4)淮南煤液化转化为成品油及多联产技术。

  4.应用电子与通信技术

  发展思路:以高科技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为突破口,增强企业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

  重点领域:

  (1)电子特色产品的配套芯片和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矿用电子开关、瓦斯监测报警仪等产品的升级换代技术。

  (2)光纤光缆、高温线缆、光缆成缆机、智能印刷机等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升级。

  (3)安全监控系统和防灾应用智能系统技术研究。

  5.生物医药

  发展思路:研究和开发自主中药新品生产技术,引进掌握化学合成药生产中合成新技术和先进装备,集成创新生物工程类新药品种的技术和工艺。

  重点领域:

  (1)中药现代化的先进实用技术。药物有效成份的提取、分离、纯化、质量控制和标准化。

  (2)化学合成药的手性合成技术,生物工程药的新合成技术,新型释药技术与装备。

  (3)跟踪制药行业国内外先进装备,及时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4)引进消化规模化生物催化系统技术和生物催化剂定向改造技术。

  6.其他

  发展思路: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提升优势行业,改造传统E业,实现企业装备现代化。利用产学研结合,集成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重点领域:

  (1)积极推广制造业三维数字化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重点应用智能化数控技术。

  (2)采用高新技术和装备提升汽车内饰件、车用轴承轴瓦、车用蓄电瓶的产品档次和生产规模。

  (3)推广应用电机变频调速、节能锅炉、绿色建筑、半导体照明、能量梯级综合利用等共性技术。

  (4)凝石生产技术,微(纳)米级重质和轻质碳酸钙生产技术。

  (5)重点研究开发特色豆制品深加工技术、工艺和装备。

  (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行动

  以集聚优势产业规模,培育壮大经济增长点为目的,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技术水平高、产业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布局相对集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

  发展思路:瞄准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建设煤化工、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和矿用电子及配件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汽车内饰件及配件和高温特种缆二个高新技术产业群。

  重点领域:

  1.煤化工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以淮南煤直接气化为突破口,以甲醇转化烯烃等大项目为重点,以硝酸、联碱、胶管、锚固系列四大优势产品为支撑,形成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技术特色优势,打造超百亿元的煤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生物工程及新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对现有药品生产的技术改造,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药用辅料生产,开发高品质、多品种的药用辅料系列产品。外引内联,加大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以化学原料药和中成药制剂新技术开发为主攻方向,十一五期间开发10个左右新药品种,12个新剂型产品。基地企业发展到20家,基地规模达20亿元。

  3.矿用电子及配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以防爆开关、综合保护装置及监控系统等产品开发和研制为重点。提升掘进机、采煤机、双抗运输带、管式运输带和运输机等产品技术水平,促进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组建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平台,增强企业的互配能力。十一五末基地规模达50亿元。

  4.汽车内饰件及配件产业群

  引进信息化制造技术,实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制造执行系统(MES),提升汽车内饰材料的技术含量,开发新型汽车内饰材料和配件。重点突破:安全气囊用布、新功能的汽车内饰件,汽车内饰毯,汽车安全带,汽车用波纹管,汽车用机械电子配件等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发挥已有的省内一流化纤配货中心优势,建设国内一流的汽车内饰件及配件产业群,十一五期间规模突破20亿元。

  5.特种缆产业群

  发展军工和航天航空产品,加大军转民产品的开发研究。重点突破:航天国防用特种光缆(特种线缆)、组件及传感器;海底光缆及其接头;研究开发成缆设备。推进中电八所与现有成缆生产企业的联合。十一五期间,建设规模达30亿元的特种缆产业群。

  (四)农业科技致富行动

  以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目的,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科技含量为手段,为实现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致富提供科技支撑。

  发展思路:以高新技术带动常规农业技术升级。重点研究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农业技术集成和再创新,突出培育和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和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畜禽水产新品种和健康养殖、疫病控制技术。重点开发以健康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流通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重点开发应用一批节水、节能、节材、节地等共性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目标。

  重点领域:

  1.良种优质化工程

  重点培育优质、高产、抗逆、专用的农作物新品种(组合)2-3个,选育优质畜禽、水产品种1-2个。到十一五末,主要农作物品种的产量水平比现有主推品种增产5%以上,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85%

  2.现代奶业

  乳制品生物技术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优质奶牛胚胎产业化快繁技术、饲养技术和奶制品深加工技术。

  3.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

  发展农业精准作业,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监测体系和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开发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加快农业信息技术集成,推广应用农业专家系统、农产品供求信息智能分析系统。

  4.农副产品精深加工

  建设特色农产品(糯稻米)生产与加工基地,特色地方品牌(豆制品)基地。开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后减损和绿色供应链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先进装备。

  5.生态农林业与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广生态农林业技术;控制农药污染,发展设施栽培;推广以农户用沼气建设为重点的农村生态家园示范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五)信息化带动行动

  以支撑、带动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为目的,以信息技术应用和集成创新为手段,加速发展IT产业,打造数字淮南。

  发展思路:以应用需求为导向,重视和加强集成创新,开发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和关键产品,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以发展高可信网络为重点,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重点领域:

  1.企业信息化

  开展CADCAEMES、协同设计、协同商务等高端技术产品的应用示范。逐步实现企业经营网络化、管理数字化和生产智能化。

  2.服务业信息化

  (1)实施“133”信息工程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评价、情报、咨询系统;技术交易、电子商务、网络管理平台)。

  (2)电子政务。完善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满足社会对政务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

  (3)电子商务。进一步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建立分行业的多个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推进企业及产品的网上宣传、发布和交易,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

  (4)电子金融。建立单位和个人的理财系统,推动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

  (5)电子传媒。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卫生、旅游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中应用,实现资源共享。

  3.农村信息化

  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十一五期间,行政村基本实现网通,完成市、县(区)和乡(镇)的三级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建立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农民工信息服务系统、农业科技科普知识信息库,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推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有效延伸,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进步。

  4.信息化软件

  发展特色软件及软件服务业,注重软件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服务模式创新,重点推广三维CAD、工业智能控制、ERP等现代管理软件应用。建立共享平台,加强开发企业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的软件技术产品。

  (六)和谐社会科技行动

  依靠科技进步,攻克一批涉及人口与健康、资源、环境、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共性关健技术,不断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确保我市整体小康目标建设的实现。

  1.人口与健康

  发展思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升全民健康标准,有效防治重大疾病。

  重点领域:

  (1)推广安全、有效避孕和兼顾预防性传播疾病的节育新技术、新产品。

  (2)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成果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管体系中的推广应用,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3)加强矽肺病防治的科研工作,开发矽肺防治保健食品;建立矽肺防治培训基地,强化与国内外专业研究机构进行防治矽肺的合作交流,为防治矽肺提供技术保障。

  (4)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及中医经验传承与挖掘,研究中医药诊疗、评价技术与标准,发展现代中药研究和生产制造技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2.资源

  发展思路:坚持资源节约优先。重点研究农业高效节水和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发展雨洪利用等水资源开发技术。

  重点领域:

  (1)人工增雨技术、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技术和节水型生产工艺;灌溉节水、旱作节水与生物节水综合配套技术;生活节水技术及器具开发。

  (2)水土资源与农业生产、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综合优化配置技术。建立不同区域水土资源优化发展的技术预测、决策模型。

  3.环境

  发展思路:加强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研究。实施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提升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重点领域:

  (1)加强对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宜水则水,宜复则复,宜林则林,构建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评估及技术评价体系。

  (2)加强对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开发利用。发展环保型特色产品,形成特色产业。

  (3)加大淮河水污染治理,加强区域环境质量监测预警。适时应用非常规污染物控制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城镇生活污水低成本处理技术、城市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的填埋、焚烧技术等。

  4.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发展思路:实现城镇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的有机结合、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相互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建立现代城市交通综合管理及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完善城市数字化功能。

  重点领域:

  (1)城镇规划与城市功能提升。科学规划区域城镇空间布局,统筹考虑城镇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综合提升市政基础设施、防灾减灾等功能技术。

  (2)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生态居住区智能化管理技术。

  (3)智能交通管理与应急保障。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技术。交通应急反应系统和快速搜救等技术。

  5.公共安全

  发展思路:提高公共安全早期发现与防范能力。重点研究煤矿等生产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和自然灾害、生物安全等监测、预警、预防、应急救援技术,增强应急救护综合能力。加快公共安全装备现代化,形成科学预测、有效防控与高效应急的公共安全技术体系。

  重点领域:

  (1)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矿井瓦斯突涌、突水、动力性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燃烧、爆炸、毒物泄漏等重大公共安全事故防控与救援技术及相关设备。

  (2)城市安全防范系统。全方位无障碍危险源探测监测、精确定位和信息获取技术,城市公共安全早期监测、快速预警与高效处置一体化应急决策指挥平台。

  (3)食品安全。构建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标准体系。

  (4)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个体生物特征识别、物证溯源、快速筛查与证实技术以及模拟预测技术,远程定位跟踪、实时监控、隔物辨识与快速处置技术及装备,高层和地下建筑消防技术与设备,爆炸物、毒品等违禁品的远程探测技术,以及现场处置防护技术。

  (5)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地质灾害等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森林火灾、溃坝、决堤险情等重大灾害的监测预警技术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析评估技术。

  (七)招才引智行动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在我市培养、引进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

  发展思路:进一步拓宽人才和智力引进的绿色通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着力抓好培养、吸引、使用人才的三个环节,加速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急需紧缺人才。

  重点领域:

  1.加强领导、营造氛围、创造环境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宣传和舆论引导,重用重奖各类作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和谐气氛,为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成长发展和创新创业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专家

  实施《淮南市人才青苗工程》、《淮南市舜耕英才工程》,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产学研基地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尽快造就一批为我市经济发展服务的中青年高级专家。

  3.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选拔优秀人才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学习培训,鼓励高校与企业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业务培训,既要培养专才,也要培养适应性强、知识面宽的博才

  4.加强招才引智力度,精心打造人才集聚平台

  坚持招才与引智并举,面向国际、国内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灵活、柔性的方式,积极吸纳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使引进人才的数量、结构分布与我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适应。

  (1)实施外向招才引智工程。以优惠的政策、诚挚的热情吸引外阜人才来我市工作和服务和创业,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

  (2)积极推进集聚人才的载体建设。加博士后流动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研究生试验基地、高校学生实习基地、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各类创业园区建设。

  (3)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并重,项目引进开发与人才智力引进同步。把引进项目和配置相关人才统一起来,努力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5.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使用激励机制

  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后备人才。深化用人制度改革,鼓励人才互动和交叉兼职。

  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和人才租赁等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全面推行技术入股和科技人员持股经营,积极试行股权、期权等产权激励制度。建立市优秀专家、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奖励制度,鼓励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八)创新体系和平台建设行动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创新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淮南的体制和机制保障。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构筑科技创新平台,是自主创新必要的物资基础和不可缺少的载体条件。

  发展思路: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整合科技资源,切实提高企业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有效互动的科研体系,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重点领域:

  1.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1)建立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区域创新体系

  以煤电化产业为主导,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新型建材、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产业为重点,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积极参与重大科技攻关。

  进一步深化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改革,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鼓励支持安徽省淮南煤炭化工研究所进入淮化集团,鼓励支持中电集团八所实现军民产品结合。

  (2)科技投入和融资体系

  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一是各级财政要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年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市本级财政不低于本年财政支出的1.5%,县区不低于1.2%。二是高新技术企业用于科技开发的费用不低于当年销售收入的5%,建立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基地内的企业研发费用不低于当年销售收入的3%,其它工业类企业不低于当年销售收入的1.5%。三是进一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市政府建立市科技发展基金,重点用于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企业所需流动资金、产业化项目贷款贴息。鼓励金融资本、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四是进一步完善提供贷款机制,探索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和抵押、质押的新办法,适当放大担保倍数。

  (3)建设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要支撑的咨询服务体系

  一是做好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规划,实行市场化运作。二是积极开展设计、检测、文献信息和技术标准等专业技术服务,逐步提高科技中介机构在资产评估、产权交易、技术转让、专利代理、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能力。三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大力发展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和科技示范基地,发挥企业、基地、协会的辐射带动作用。

  2.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1)建设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平台

  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加大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强化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意识和主要角色的作用。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专项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建立健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的风险投资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

  (2)建设促进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平台

  一是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组建重点实验室。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建立安徽省现代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淮南生物工程及新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实验室安徽省 化工检验检测中心。二是鼓励和支持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按照不为所在,只为所用不为所有,只为所能的新观念,广开门路,吸引人才,加强工程技术平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独立的研发机构,帮助暂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顾问团。争取新建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8家,国家级中心2家(环境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焦油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级中心2家(煤气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种光缆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顾问团”50个。三是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平台。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和完善科技专家库、成果库、专利库、标准库,建好科技网站、专利网站、技术市场交易网站,为技术供需双方提供成果展示交易、项目资本对接、水平分析测试、中介咨询答疑、国内合作搭桥、国际学术交流的服务平台。四是加快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步伐。到2010年,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二期工程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孵化企业60余家。重点支持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精、特、新产品,规模和效益居全省同行前列。

  四、保障措施

  为确保本纲要各项任务的落实,必须制定和完善更加有效的政策与措施。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有利于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依法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淮南市科学技术资金投入与管理规定》等科技法律法规,把科技法律法规作为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法制意识。

  加强地方科技法规的调研和立法工作,加大科技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各级政府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科技法律、法规和政策。各级人大、政协要加强执法检查和民主监督,对于违反科技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依法加以制止和纠正,将科技进步与创新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二)营造科技创新的强烈氛围

  大力宣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真正把思想统一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核心竞争力上来,深刻理解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解决当前和未来发展中重大问题的根本手段,是我市实现奋力崛起、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推力量。形成强烈氛围,营造良好环境,切实增强全社会推动科技创新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认真组织科教兴市大合唱,建立和健全科技资源的统筹协调机制,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完善科技计划支持方式,使全市的科技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鼓励争先、宽容失败的和谐精神。激发全市人民爱科技、学科技、重科技,支持创新、参与创新、尊重创新的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全民创新的文化氛围。

  (三)加大科技投入和管理的力度

  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科技投入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十一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5个以上百分点,逐年提高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在政府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强化企业科技投入主体的地位。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加强科技投入的严格管理,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要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十一五期间至2020年,我市科技开发总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达到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四)加大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力度

  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申请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动植物新品种权。加大专利申请资助力度。推进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和验收都要把自主知识产权作为重要指标。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等要加强重要技术标准制定和优先采用。出口产品企业,要密切关注和研究产品目标出口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及检验检疫要求的变化,打破贸易壁垒。我市具有一定优势的领域,要提前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建立技术标准申请补贴机制,加大贯标工作的力度,逐步提高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

  (五)加大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力度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努力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要把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纳入市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成效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把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科学素养、科技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的能力。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经济政策与科技政策的协调互动,为科技创新打开绿色通道,以政策创新支撑科技创新。在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的过程中,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不折不扣的态度,把上级部门制定的税收政策、金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和人才政策一一落到实处。

  本纲要作为未来515年全市科技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规划的实施,市科教兴市领导小组进行统筹协调,并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与本纲要配套的政策措施。有关部门、地区和单位各司其责,根据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区、部门、单位的实际,编制相应的科技发展规划,并在年度的计划和工作中加以落实。科技主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在对规划纲要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